为推动我县“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我县县本级“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30件,现将项目完成情况公示如下。欢迎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县“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活动时间:(2021年12月17日——12月25日) 一、提高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牵头单位:县民政局) (已完成)为进一步强化公办养老院兜底保障作用,切实解决特困失能人员照料护理服务问题。严格按标准改建特困失能人员集中照护机构,配备护理型床位和相应护理与健康设备。将县社会福利院改造成特困失能人员集中照护机构,严格建设标准,按要求设置护理型床位,配备相应护理与康复设备。共完成护理院主楼1400㎡、餐厅、办公区、失能人员专用洗漱间、沐浴间、生活区、休息区、室外活动场所等功能区改造和设置无障碍设施及电梯、完善消防设施的配套,设置护理型床位60个,配备相应护理与健康设备。 二、营造科技创新环境(牵头单位:县科技局) (已完成)申报获批市级科技型企业孵化器(都昌口腔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成为都昌首个专业技术型企业孵化器,为全县各类平台载体的搭建提供成功经验和案例。积极组织和协助县卫健委的口腔博物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备案制管理员1名、讲解员3名,极大程度上支持和解决了县口腔科创中心的人才问题。出台了《都昌县口腔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3年)》,把都昌口腔产业打造成百亿产业集群,全面打响“中国·牙都”品牌知名度,推动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次通过把全县各行各业的相关政策进行集合梳理,出台了《都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实施办法的通知》(都府办字〔2021〕56号)。政策精准结合实际,从单一推进转变为多部门联合助推,从项目找政策转变为政策主动服务项目,进一步优化了我县科技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三、巴家咀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已完成)巴家咀湖水质得到提升。实施巴家咀湖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截污管网1000米。将巴家嘴湖周边污水全部接入市政管网,收集到县生活污水厂进行处理,改善了巴家嘴湖周边环境。 四、建立和完善全县救灾物资储备点(牵头单位:县应急管理局) (已完成)在全县24个乡镇建设救灾物资储备点。各乡镇自筹救灾物资库房,县应急管理局向上级争取资金,采购592万元救灾物资分发到全县24个乡镇救灾物资储备点。 五、有效调解基层矛盾纠纷(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 (已完成)全面整合法院、公安、司法、人社、住建、金融、信访等部门资源,设立“五室两庭一区”(人民调解室、综合调解室、心理咨询室、法律服务室、接待室、仲裁庭、巡回法庭、信访代办区)8个功能区块。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大力推进诉源治理工作,拓宽人民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渠道,向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建立了特邀调解员队伍,构建了诉讼与非诉讼解决纠纷衔接平台,构建法院工作人员与特邀调解员互动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作为、创新实践,打造都昌县多元调解服务中心。 六、强化公共服务人员疫情防控工作(牵头单位:县商务局) (已完成)为安全有序推进全县商场(超市)新冠病毒疫苗分阶段接种工作,确保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总体目标,构建安全屏障。深入商超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商超企业和顾客积极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工作和疫苗接种。 七、加大名校、名师支持力度,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牵头单位:县教育体育局) (已完成)开展了“名校+弱校”帮扶活动,发挥县城名校优势,加强校际交流,指定县城5所名校与农村5所弱校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形式开展活动,努力提高薄弱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逐步缩小城乡校际教育发展差距,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结对帮扶,帮扶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农村5所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全县开展了“名校+弱校”帮扶活动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为进一步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教育体育局又继续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全面开展“名校+弱校”帮扶活动,已发文(都教体字[2021]90号)已开始实施。 八、县城涝区应急治理(牵头单位:县水利局) (已完工)新建大沔池等排涝站对县城涝区进行治理,保障当地人民群众财产和国家粮食安全。 九、帮助多宝乡枫树村发展产业增收(牵头单位:县人武部) (已完成)新建优质蔬菜基地22亩,品种以西红柿、青椒、大白菜、豆角为主。艾叶种植150亩,开垦荒山、荒地种植。蔬菜大棚已投入使用,占地22亩;艾叶种植150亩,已收割。 十、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牵头单位:县乡村振兴局) (已完成)对部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产业、公共服务设施提升进行扶持建设,即完成了鸣山茶园1座、生猪养殖场1座、徐埠扶贫车间1间、阳峰乡米粉加工厂1座、土塘消防设施1座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安置点产业发展及拓宽了就业渠道,保障搬迁群众能够均衡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和政策权益,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十一、大港灌区水系畅通整治(牵头单位:县水利局) (已完成)大港灌区水系畅通整治工程项目20个点,已于10月30日全面完成,水系连通实现了灌区水系的互联互通,提高了水系的流动性、连通性,增强了水资源调配的机动性,优化了水资源配置,增加了供水通道,缓解了灌区供水矛盾,增强了对特枯水年、连续枯水年的应对能力,提高了灌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保障了灌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十二、红色纪念设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修缮工程(牵头单位: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已完成)建设了茅垅暴动纪念馆,内设综述厅、向先鹏纪念厅、斗争情景体验厅、烈士纪念厅、红色基因传承厅,以及向先鹏铜像和党建雕塑。修缮了望晓源“四县旧址”周边设施,对望晓源“四县旧址”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匾及基座建设、广场硬化、公厕改造、直通公厕道路改建。 十三、重大疾病免费救治(牵头单位:县卫健委) (已完成)着力解决大病患者的就医问题,为困难家庭重大疾病免费救治。免费救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263人。白内障复明287例、唇腭裂修补3例、宫颈癌2例、乳腺癌2例、儿童白血病1例、先心病28例,累计完成免费血透689例。 十四、统筹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建设(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已完成)围绕乡村振兴,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制定出台了《2021年度都昌县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完善20个村庄的道路、沟系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外立面改造、绿化、美化、亮化,统筹推进2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建设,持续推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为全县进行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提供了示范。村庄生产生活环境大幅改善、幸福指数显著提升、群众生活幸福美满、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村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十五、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牵头单位:县总工会) (已完成)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2020年度上缴的工会经费进行返还。经过调查审核已为符合返还条件的47家企业返还工会经费39.2万元。 十六、帮助困难人员就业(牵头单位:县人社局) (已完成)设置护渔员公益性岗位208个(1000元/月),落实补贴149.1万元,并开展了相应的培训工作。2、结合乡村振兴开展产业培训:在大沙镇、大港镇、徐埠镇、万户镇、汪墩乡、阳峰乡等六个乡镇开展产业培训9期197人次。提供公益性岗位208个和技能培训,增加群众收入,服务民生,维护政府稳定,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和点赞。 十七、刘肩三烈士纪念馆修缮工程(牵头单位:县财政局) 刘肩三教育纪念馆项目为1幢2层的占地335㎡,建筑面积670㎡,附属工程:绿化100㎡,室内布馆400㎡等。刘肩三教育纪念馆的落地融入红色名村规划,与陵园、纪念碑以及刘肩三故居等红色遗址相距平均100米左右,形成了一体式的红色教育基地。同时推动后垅“红色、绿色、古色”三色辉映的美丽宜居秀美乡村建设。 十八、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县政务服务局) (已完成)不动产登记、公积金、医保窗口已全部实现无差别综合受理,即“一窗办多事”;全县共有68家项目业主、12家中介机构进驻中介超市,采购项目216笔,实现“一网选中介”;“一照含证”累计发证数量562个,实现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建筑面积测绘直接利用房产面积实测绘成果报告,不再重新测量,实现“多测合一”。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了我县营商环境。 十九、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已完成)积极响应群众诉求,努力化解原国土、房管两个部门分散登记的土地、房屋信息不一致,导致难以办理抵押登记问题,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实行常态化管理,并将活动效果运用于日常登记工作中。 二十、加快推进天然气入户工程建设(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已完成)继续加大民生领域的天然气管道建设,提升天然气入户覆盖率,确保天然气基础设施安全平稳运行。进一步强化服务水平,强化保障我县天然气供量充足。一切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工作点,加快推进天然气入户工程建设,高质量改善民生领域用气安全。共完成1510户(芙蓉小区810户、惠民小区700户)居民燃气地埋管立管安装工程。把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办好事,作为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助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减少液化石油气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让更多的用户使用上安全、优质、实惠的天然气,深受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二十一、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牵头单位:县商务局) (已完成)充分发挥都昌数字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利用电子平台,将都昌的特色农副产品推广出去,助推农民增收致富。开展“云起九江 数创未来”2021年京东科技全域电商赋能活动,培训吸纳农村电商人才380余人,推动农产品成交额达15万元。 二十二、北山乡桃树岭通水工程(牵头单位:都昌润泉自来水公司) (已完成)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相关文件要求,切实疏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安全饮用水问题,提供专业、安全的供水服务。按照建设内容,供水主管已经安装到村口。 二十三、免费照相一站式身份证智慧办证窗口建设(牵头单位:县公安局) (已完成)项目建设:智慧户政窗口建设(免费照相一站式身份证智慧办证窗口建设)项目是由都昌县政府财政出资,县公安局负责建设的一个民生项目。项目要求在19个派出所和2个设置户籍窗口警务室各配备一套身份证拍照申请一体机,为都昌县全体群众办理身份证提供免费照相服务。同时,项目要求全县公安机关户政窗口全面落实便民设施、延时预约服务和网上办证等业务,全面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办事能力。项目成效:11月份,智慧户政窗口建设项目圆满完工。全县公安户政窗口一改以往先到照相馆交钱照相,再到派出所办理身份证的模式,实行老百姓直接到辖区派出所免费照相,然后直接办证的“一站式服务模式”。通过创新服务模式、转变服务理念,进一步推进了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工作,全力打造好全县派出所便民、利民、为民的智慧窗口。 二十四、东湖小区老旧小区改造(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项目改造内容为小区内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通信、照明等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小区内房屋落水管修缮,与小区直接相关的污水与垃圾收集等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东湖小区建设年代久远,无论是安全还是功能都已不完整,小区内污水横流,道路破损严重。项目建成后,本小区将实现雨污分流保护地下水,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保证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实现光纤、燃气到户,对墙面落水管进行整修,增加房屋的使用寿命,为居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居住舒适安全、功能齐全的居住环境。 二十五、关爱英烈亲属(牵头单位: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已完成)摸清烈士底数,开展烈属全员走访、定制关爱套餐、发放连心卡片、协调帮助祭扫。1.开展“我为烈士看爹娘”活动,全面摸清我县烈士底数,对我县烈属进行全面走访;2.定制关爱套餐、发放连心卡片;3.协助卫生部门开展为烈属送义诊活动;4.协调帮助有异地祭扫意愿的烈属开展异地祭扫活动及网上祭扫活动;5.邀请烈士母亲参加2021年度“八一”建军节座谈会。 二十六、加大危桥改造力度(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已完成)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打好四张牌的首要区位牌"为战略目标,都昌县交通运输局坚持以架桥铺路解决群众出行为主线,把交通运输工作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紧盯农村公路、公众出行等建设薄弱环节不放松,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和危桥改造等建设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已完成了"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库的建立,落实了项目保障资金的融资,同时将危桥改造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和具体责任人,并加快开展了前期工作,其中中馆镇的武家桥、万户镇的横庄桥、徐埠镇的燕子桥、枫树桥、老屋场桥等多座危桥均已完工,并通过交工检测和交工验收,目前进入试运行阶段,运行状态一切良好。 二十七、为阳光府邸居民办理不动产权证(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已完成)已为阳光府邸A、B区51户购房业主办理不动产权属登记证。把阳光府邸业主办证工作作为中心工作谋划推进,切实解决办证难的问题,责任领导亲自部署、亲自调度、亲自督办,全体工作人员主动对接开发商,购房业主靠前服务,敢于担当,履职尽责。为解民忧、保稳定、促发展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二十八、免费孕前优生检测(牵头单位:县卫健委) (已完成)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目前,已为2091对计划怀孕的夫妻进行免费优生健康检查,全年目标完成率104.55%。 二十九、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牵头单位:县卫健委) (已完成)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已建成1家功能健全、设施配套完善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三十、政银企对接(牵头单位:人行都昌县支行) (已完成)为四家以上企业提供授信业务。通过协调政银企融资关系,进一步落实企业融资难问题,真正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县10家银行机构按照人民银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要求”加大政银企对接,已为我县实体企业授信放款。如:县工行6月16日为九江梦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授信放款400万元;县中行6月17日为江西豪诚服装实业有限公司授信放款600万元;县农行4月20日为大港山区珍品保护与开发有限公司授信放款200万元,5月18日为都昌县华林珠核制造有限公司授信放款210万元。
您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满意吗? 请您填下满意测评问卷吧。
|